感民生提升群体获得我市聚焦四类
滁州网讯(徐宇尘 全媒体记者吕静远)今年一季度,市聚我市以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焦类织密困难群体生活保障网为抓手,群体在扶老、提升助残、民生救孤、市聚济困四领域同时发力保障,焦类累计发放各类补贴约3.5亿元,群体较上年同期增幅超7%,提升切实增强四类特殊人群获得感、民生幸福感。市聚
大力发展老龄事业,焦类释放最美“夕阳红”的群体温暖音符。坚持普惠制高龄津贴制度。提升为具有滁州市户籍、民生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。1至3月,全市共发放高龄津贴2833.4万元,惠及14.2万老年人,较上年同期增幅近6%。配套建立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发放制度,1至3月,全市共发放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986.8万元,较上年同期增幅达140.1%,惠及6.8万老年人。
格外关注残疾群体,吹响“春天的事业”高质量强音。将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经费纳入财政预算,统筹安排、优先保障,封闭运行、阳光操作,确保专款专用,保证资金每月按时打卡发放。1至3月,全市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640.9万元,增幅达5.4%,惠及8.8万人;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80.8万元,增幅达13.5%,惠及5.7万人。
扎实保障孤儿成长,演奏社会仁爱之曲、关爱之曲。市县两级切实完善孤儿保障工作机制,明确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对象、保障标准、办理程序等内容,严格把好审核认定关和资金发放关,做到精准施策、精准救助。1至3月,全市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591.5万元,增幅达18.8%,惠及1256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。
救济低保特困对象,谱写基本民生保障崭新乐章。全面精准落实低保特困补贴政策,优化经办程序。经济状况变化不明显的人员,可暂不作动态退出。按规定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,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物价上涨影响。1至3月,全市共发放低保金约2亿元,增幅近5%,惠及12.3万人;发放特困供养金约6395.6万元,增幅超6%,保障特困供养对象2.2万人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 “毗邻区赋能高质量发展”集中采访活动举办_
- 沪指探底回升涨0.95% 创业板指跌1.09%
- 国企改革概念力挺大盘 沪指涨0.88%险守2900点
- 上市银行手机APP集体遭吐槽:仅3家获得3星以上好评
- 银行治理结构大调整:撤销监事会,原监事人员面临 “大洗牌”
- 财政部:1月份全国销售彩票总额同比下降16.8%
- 收评:沪指放量涨1.75%遇阻2900点 创业板指大涨4.56%
- 让我们穿越迷雾读懂中国经济
- 福建漳州加强化妆品备案管理
- IPO“见缝插针” 反弹能否延续关注两因素
- 黄金“猴”火爆 相关主题基金受青睐
- 基金:央行降准A股或迎超跌反弹 周期股将受益
- “五一”假期我市文旅市场热力十足_
- 中国十亿美元富豪首超美国 王健林成华人首富